
人民群眾是戰(zhàn)勝一切
艱難險阻的力量源泉
——嘉興戰(zhàn)“疫”力量系列評論之三
讀嘉評論員
海寧貨車司機郭興國看到在路口卡點值勤的民警沒地方休息,把熱水器、床鋪、被子搬進自己的大貨車,改造成臨時休息站;南湖區(qū)小學教師葉銀屏“帶隊”,小區(qū)業(yè)主、學生家長接力制作了1500多個“防疫腰袋”,有效減輕了“大白”們的奔波之苦、提高了核酸采樣效率;用鮮花驅散疫情陰霾,平湖一名花店老板用詩一般的語言向城市表白:“送點春天給你,如有需要請自取”……
聚涓滴之力,護家園無恙。
回望嘉興戰(zhàn)“疫”歷程,一幕幕心手相牽、守望相助、患難相恤的瞬間,成為全民戰(zhàn)“疫”的精彩縮影,照見萬眾一心、共護家園的磅礴力量。
(動畫長卷丨致敬!每一位平凡英雄)
習近平總書記從抗疫大戰(zhàn)一開始就強調:這是一場抗疫人民戰(zhàn)爭。“戰(zhàn)爭的偉力之最深厚的根源,存在于民眾之中?!鄙钊肴罕?、依靠群眾、組織群眾、發(fā)動群眾、服務群眾,讓全市500多萬人匯聚成嘉興戰(zhàn)“疫”的巨大能量、強大磁場,形成一種共建、共治、共享、共情的“嘉興力量”,是我們打贏這場沒有硝煙的人民戰(zhàn)爭的關鍵。
面對病毒這個看不見的敵人,廣大市民克服各種不便、頂住身心壓力,或向險而行,或默默堅守,以各種方式為疫情防控操心出力——
南湖區(qū)元一柏莊30幢的居民自創(chuàng)“網格群”“在住圖”“簽到表”,助力管控區(qū)核酸檢測不漏一戶、不漏一人;海寧市兩位熱心房東每天為14名隔離租客烹飪一日三餐,為管控區(qū)降低人員流動風險;還有堅持親自下樓檢測核酸的海寧101歲老人,主動請纓參與核酸樣本轉運的出租車司機
……
他們既是群防群控的參與者,也是一線抗疫人員的堅強后盾,嘉興戰(zhàn)“疫”沒有旁觀者,每個人都是“戰(zhàn)士”。人人參與、個個行動,讓嘉興在最短的時間內持續(xù)提升核酸檢測能力,第一時間阻斷病毒傳播鏈。
(海寧101歲老人堅持親自下樓檢測核酸)
如何在人民心中,積蓄面對疫情時那種綿長而果決的內在力量,是疫情防控永遠不會過時的課題。
在高度緊張的狀態(tài)下,嘉興的“大白”們主動組成“跑腿團”,為居民送餐、送醫(yī)、送奶粉、送生活物資;為了讓天不亮就起床做核酸的市民免受風寒之苦,嘉善連夜制作5000份姜湯包,和13萬片暖寶寶、10萬件雨衣在現(xiàn)場分發(fā);為了幫助一名肝癌患者找到“救命包裹”,平湖組織10多名快遞員“十萬里挑一”
……
把每一份防疫工作中的溫度,轉化為人民心中的認可度;把每一次為民服務的努力,轉化為人民心中的向心力,嘉興用黨員干部的全力以赴,換來廣大市民對疫情防控的全心配合。
美國著名政治學家弗朗西斯·福山把中美抗疫行動和效果的鮮明對比,歸結到“國家能力”“政府能力”“社會信任和領導能力”上來,即中國話語系統(tǒng)中的“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”。這頗具獨到眼光,又直擊問題要害。
(你戴起來真好看(視頻特別版))
這場終將過去的疫情,或許更有助于我們理解一片土地與一群人之間的關系——關懷與擁護本就是一場“雙向奔赴”,當一座城市盛滿為民情懷與民生溫度,即使口罩遮住臉龐,眼睛里也會涌出笑意。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