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當前的位置 : 嘉興在線  >  思享  >  正文
為“頤養(yǎng)在嘉”釋放更多數字紅利
2021-10-14 07:03


為“頤養(yǎng)在嘉”釋放更多數字紅利


讀嘉評論記者 汪瑩


  今天是重陽節(jié)。昨天,習近平總書記向全國老年人致以節(jié)日祝福時強調,要大力弘揚孝親敬老傳統(tǒng)美德,落實好老年優(yōu)待政策,維護好老年人合法權益,發(fā)揮好老年人積極作用,讓老年人共享改革發(fā)展成果、安享幸福晚年。如何讓老年人共享改革發(fā)展成果、安享幸福晚年?今年初以來,嘉興各地不斷以數字技術打通“堵點”消除“痛點”,為老年人及其子女解決“操心事”“揪心事”,讓“頤養(yǎng)在嘉”成為看得見、摸得著、感受得到的幸福圖景。


  夫孝,德之本也。在中國人的價值觀中,孝親敬老是善德之先,自古以來就倡導老吾老以及人之老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。嘉興是全省乃至全國老齡化程度較高的地方。到2020年底,全市戶籍人口中60歲以上老年人超過99萬,差不多每四個人里就有一個老年人。讓老年人老有所養(yǎng)、老有所依、老有所樂、老有所安,不僅關系社會和諧穩(wěn)定,也是實現共同富裕的重要標志。


  數字賦能,夕陽更紅。在共同富裕的語境下,“老有所養(yǎng)”不只是衣食住行無憂,如何提升老年人的生活質量才是核心問題。這幾年,隨著城市老齡化程度日益嚴重,獨居老人越來越多,但居家養(yǎng)老依然是大多數老年人的第一選擇。由于身體特質以及心血管、高血壓等慢性病的影響,老年人本就容易發(fā)生意外。不與子女同住一個屋檐下,有的甚至分居兩地,更有可能發(fā)生意外卻不被察覺。以數字技術破解上述痛點、堵點,用數字紅利重塑老年人的生活,才能更精準地回應當下的養(yǎng)老期盼。


  今年初以來,以數字化改革為契機,嘉興已經為2200余戶適老化改造家庭安裝了“智能水表、智能煙感、智能煤氣、雷達跌倒報警、一鍵呼叫”等“多件套”智能終端。這些新技術新手段的注入,讓居家養(yǎng)老變得更為“貼心貼肉”——進門“刷臉”就有智慧導引,睡眠過程有智能床監(jiān)控,日常活動有智能手環(huán)呵護,雷達跌倒報警可隨時預警險情……以智能水表為例,如果12小時內的讀數一旦低于0.01立方米,智能系統(tǒng)就會及時將信息反饋給街道和居委會。


  當然,數字技術只是手段,以數字賦能更加精準、及時、便利地為老人提供養(yǎng)老服務才是目的。換言之,數字養(yǎng)老要充分釋放紅利,就要既講“智商”更講“情商”。無論是社區(qū)工作人員、居家養(yǎng)老服務人員,還是老人的子女、親屬,都要常懷尊老、敬老、愛老、助老之心,不僅讓智能系統(tǒng)充分發(fā)揮作用,更要時常為老年人送去機器照料無法替代的關懷和陪伴。


  夕陽無限好,人間重晚晴。老年人擁有幸福的晚年,后來人就有可期的未來。從細微處見真章、于平凡處守初心,做到設施可達、信息可知、服務可及、情感可依,實現“不離家的社會養(yǎng)老”,打造“沒有圍墻的養(yǎng)老院”,把數字養(yǎng)老的紅利釋放到老年人身邊,更落到老年人心里,就能讓廣大老年人在嘉興這座智慧且溫暖的城市中安享晚年。





來源: 文字記者(評論記者):汪瑩 編輯:方鈺 設計制作:汪瑩 責編:姜鵬飛

用手機掃描二維碼安裝

在這里,讀懂嘉興

相關閱讀
分享到: